【工作动态】春风化雨育桃李,智慧管理润无声——无为市绣溪小学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1 15:57信息来源: 无为市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方琪 字体:【  

为了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分享育人智慧,实现好方法、好经验互通共享,830日下午,无为市绣溪小学举行“春风化雨育桃李,智慧管理润无声”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分享会。学校负责人、全体班主任参加交流会。

林芳老师:《搭建四维沟通桥梁,守护学生成长》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任课教师、家长与学生的核心纽带,四方沟通的顺畅度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成效与学生成长质量。在与学校、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林老师始终坚持 换位思考、主动沟通、问题导向的原则,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面对学校,她是政策有力的执行者,能结合实际让各项要求落地有声;和任课教师配合时,她积极协调,共同致力于班级教学工作;与家长沟通,她换位思考,搭建起坚固的家校共育桥梁;对待学生,她用童心贴近,用细节守护,小仪式、个性化关怀等举措,呵护着学生的尊严与成长。林老师的分享为在场班主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新思路。

李晓杰老师:《以点滴微光汇聚星河,以温情智慧滋养成长》

李晓杰老师以以点滴微光汇聚星河,以温情智慧滋养成长为主题,聚焦学生心理健康,结合五个日常真实案例,分享在课堂与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心理、化解问题的实践经验。面对因理解能力差而课堂走神的学生,李老师通过课堂提简单问题,联合家长辅导,帮他找回专注;面对同桌间的文具矛盾,李老师耐心倾听,引导双方沟通化解。面对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因家长唠叨冷战、叛逆等问题,李老师都巧妙地从学生心理出发,精准施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藏于细节,我们要做倾听者、沟通桥梁与引导者。李老师的分享为班主任们提供了宝贵的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疏导经验,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温度与智慧。


丁芸老师:《因材施教,润心育德》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迥异的性格和习惯,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丁芸老师以因材施教,润心育德为主题,结合多年一线带班经历,分享宝贵育人经验。分享中,丁老师列举多个典型案例。面对沉默内向型学生,她用温和耐心的方式引导其敞开心扉;针对冲动好动型学生,通过行为契约和奖励机制规范行为;对于懈怠散漫型学生,将游戏机制引入学习激发动力;敏感叛逆型学生则在她的共情与引导下,学会管理情绪。丁芸老师强调,真心关爱、尊重差异是教育的基石,要耐心倾听、精准诊断问题根源,同时灵活运用方法,加强家校合作。她的分享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教育智慧,更为在场班主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激励大家以爱为笔,书写育人篇章。


陈欣老师:《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平常中创不凡》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二个家”,好的学习环境、用心营造的学习氛围,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滋养他们的归属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陈欣老师带来了主题为“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平常中创不凡”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她从三方面分享了自己在班级学习环境布置、氛围营造方面的经验:环境布置上,精心打造“悦读书屋”与“我们的荣誉墙”,让学生在温馨环境中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氛围营造时,借助“每日掌声”“心灵周记”和“班主任信箱”等,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形成积极温暖的班级风气;细节管理中,通过早读午读的约定、物品整理规范等小事,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与执行力。陈欣老师的分享极具启发性。她让大家明白,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往往蕴藏在细微之处。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用心营造环境、氛围,落实细节管理,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何彻群老师:《晨光到暮色:用细节编织班级成长的日常轨迹》

班主任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满是“一日常规”的细碎,这一天天的常规,看似繁琐重复,却藏着班级管理的大学问。何彻群老师围绕班级一日常规管理,结合实际工作,从六大关键时段分享具体做法。晨读时,“晨读小管家”挑起大梁,让晨读氛围焕然一新;课堂上,“积分奖励制”和“提醒三次制”激发了学生积极性,维持了纪律;课间,“课间公约” 和 “课间监督员”守护着安全与文明;课后,“作业登记本”“错题本”助力学习;放学时,路队管理有条不紊。在沟通协作上,何老师通过班级群互动、私信反馈、重点面谈等方式,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何老师的管理经验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关注细节、家校协同的理念,让大家认识到,将常规管理做精做细,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行远。此次经验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们通过真实、鲜活的案例,诠释了班级管理的理念,展示了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一路付出,一路收获,一路前行。


(城区学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