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文旅体局关于对市政协第一届四次会议第101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朱敏、吕静委员:
各位好,各位提出的 《关于营建无为乡村IP 打造“珍珠”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无为乡村资源禀赋、产业独特、文化深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用好用活乡村资源,关键是打造乡村文旅IP,以文旅资源撬动乡村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具体措施
(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乡村发展。一是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无为市文旅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将文旅产业纳入全市经济体系发展,提高文旅发展起点。二是出台文旅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发布《无为市农文旅品牌创建项目实施细则》《无为市旅游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实施品牌创建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三是正在编制《无为市十五五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全市和美乡村建设布局要求,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重点围绕“近城、环山、沿河、绕链”由传统点式开发向旅游目的地开发转变,从原来单体农家乐向观光、休闲、度假等新形式转变,巩固我市乡村旅游“三片一轴”的发展格局,推进自在山水、书香田园、金戈岁月三大片区文旅建设。
(二)争取项目,夯实乡村产业基础。近年来共申请乡村旅游衔接资金1.12亿元,用于市内6个乡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推进农文旅特色产业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持续推进乡村重点文旅项目7个包括昆山三公山旅游度假区项目、牛埠竹丝湖北部湾文旅项目、鹤毛万年台景区改造提升及鸳鸯谷景区项目、蜀山下泊山黄姑主题文化综合开发项目、开城西九华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洪巷戴安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红庙山水涧全域旅游提升改造项目。力争在1-3年内做到沿山大道旅游风景公路周边乡镇重点文旅项目全部建成落地并开放运营。
(三)开发产品,激活乡村产业资源。一是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抓好民宿建设推进工作,谋划“凤宿”项目及民宿设计大赛工作,在西南重点乡镇启动民宿建设,盘活闲置资产,丰富文旅资源;二是打造以红色山水涧(红庙)→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蜀山)→泊山洞风景区(蜀山)→万年台风景区(鹤毛)→三公山风景区(昆山)→竹丝湖(牛埠)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已开发合肥、芜湖—昆山镇三公山景区等数条旅游线路;三是培育旅游示范基地,2022年以来培育了省级旅游示范基地1家,芜湖市级5家,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资源,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加强宣传,塑造乡村IP品牌。近年来,市级层面举办“濡水情”民俗文化展演、年货嘉年华、村歌会、乡韵无为·文艺乡村行、四季村晚等节庆活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挖掘乡镇特色文化资源和文旅资源,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开展“春游无为”系列主题文旅体活动,如举办无为昆山第四届白茶采摘节,“和美乡村”健康跑无为三公山暨2025年无为市首届和美乡村健康跑、乡村广场舞比赛等,进一步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今年还组织开展安徽省“四季村晚”黄汰村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2025年无为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暨姚沟镇物资交流大会、“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走进开城镇西九华风景,深度打造乡村文旅体IP品牌。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乡村为舞台,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村歌、村舞、村跑、村晚等带“村”字号文旅活动、体育赛事,撬动乡村产业资源,激发当地乡村旅游热度。积极探索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社会资本合作,串联乡村民宿、景区、餐饮等行业,打造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同时牢固树立“文旅+、 +文旅”叠加思维,谋划乡村音乐会、第三届村歌会、大地欢歌四季村晚等大型文旅活动,进一步激活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
2025年7月24日
主办单位:无为市文旅体局 负责人:光建军 联系人:陈 蓉 电话:6614201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办、市督查室。